有外媒认为,北京冬奥会“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
“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在习近平的设计图上,冬奥会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承载,更是新起点。
从经济联结的维度看,习近平给“奥运中国”带来金色印记。
张家口的蜕变,以申办冬奥成功为界,由塞外山城变身聚宝盆,“冬季到张家口来滑雪”成为时尚,运动休闲产业兴起,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
在“冬奥小城”崇礼,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从事和冰雪相关的工作,超过3万人端上“雪饭碗”。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当年送给东北的话,如今也已成为张家口的写照。
金色印记来自于运筹。习近平强调,“要把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发挥北京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随着路网升级、冬奥一小时生活圈形成,京张联系更为紧密,体育文化旅游带逐渐变得立体。
观察家认为,京张携手办冬奥的设计与实践,嵌套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大目标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点睛的重要一笔,中外企业也从中国的冰雪经济中淘宝掘金。
从国家“精气神”的维度看,习近平给“奥运中国”带来红色印记。
一百多年前,中国教育家张伯苓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红色代表喜庆、圆满,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中国红”成为世界感知中国热情与自信的色彩。承袭北京奥运会的荣光,北京冬奥会更有底气,也有了更高远、更具文明内涵的追求,“中国红”愈加明艳。
观察家指出,在习近平的体育观里,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落点所在。他认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关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坚信“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正因如此,借冬奥契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冰雪运动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赋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夯实国家“精气神”的基础,成为应有之义。
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把北京冬奥会定位为“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以及“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充满中国元素的场馆建筑、彰显中国科研实力的技术应用、热情的冬奥志愿者、为北京加油助阵的海外同胞……国家“精气神”处处皆可感知。
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中国红”在延续中升华;当冬奥遇上红色中国年,碰撞出别样“中国之韵”。(完)(图片素材来源:新华社、中新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网)
出品人:陈陆军
总策划:王晓晖
监制:张红、夏宇华
策划:郭金超
统筹:梁晓辉、王凯
主笔:聂芝芯
视觉|编辑:张舰元、李雪瑶、马学玲
在新征程更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张传泉
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留下一段“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佳话。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今天,我们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坚定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正是以初心激励担当、以使命创造辉煌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始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再到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志愿军将士,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大党纲中明确规定:申请入党者必须是“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每一名党员都必须切实把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从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都不能少”到抗疫战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无不充分表明,只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广大党员干部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身心、激励担当,提振“精气神”,挺直“腰杆子”,必能更好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奋斗。(张传泉)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